记者6月14日从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获悉,为高校院所培养芯片设计人才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弥补我国芯片人才缺口,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与包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内的七所在京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和北京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关村芯学院”,今年预计将服务培训芯片人才万余次。 “每年大量的学生毕业于高校芯片设计专业,但直接上岗的人才却不多,主要是因为院校课程与技术应用存在脱节,无法直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大唐微电子软件与应用开发中心张同谈及企业端用工荒时直言。目前,大唐微电子为建立可持续的技术人才体系,只能通过为高素质技术人才提供岗前培训的方式,来补足芯片专业技术人员的缺口。 同样,高校毕业人才也面临就业难的困境。“我在本硕学习和课题研究偏普适性和学术性,面临求职就业缺乏对具体工作内容的了解和实践经验。” 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研究生周航坦露出自己的担忧。 2019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3%,但却面临32万高素质人才的缺口:我国每年与集成电路行业相关的毕业生约20万左右,只有不足3万人进入该领域从业,高校培养和人才输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企业用人标准严格,院校优等生并不等于企业所需的优秀人才,岗位适配度低也导致芯片人才供给不足。伴随随市场规模持续增加,专业人才供需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 “学校培养学生是多方面的,企业则需要拥有前沿专业技能的人才,将理论知识快速转化成实践,产教脱节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很大问题。”针对目前中国芯片人才的缺口大、产教脱节等问题,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贾嵩说。 炼技能、订单化、促就业,为促进芯片人才产学教融合,芯学院引入集成电路领域一线专家的前沿技术和实战经验,将一线实操技术汇编成课程应用到人才培训中,并借助高校师资力量和科研资源,与高校联合共同完成技术实践、职业规划、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建设。 据了解,芯学院的培训内容主要面向在校学生、集成电路从业者、集成电路企业管理人员以及高端国际人才。具体来说,面向院校学生毕业设计、企业实习等课程内容,帮助学生直面企业设计师和工程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综合技术能力、岗位和社会适应能力,并提供企业实习岗位,让学生从学习阶段过渡到工作阶段;面向在职人员提供研学实训、产业活动等内容,帮助在职人员了解产业发展、体验业务内容,开拓眼界、感知差异、强化能力。 “芯学院的课程就像是武功秘籍,一线技术专家的讲师如同武林高手,只需要一两句话、十几分钟就可以指出问题所在,解决我们在技术研发中会卡住很久的瓶颈问题。”在芯学院课程培训的亲身体验让芯片行业技术人员张同对此大加赞赏。 此外,通过调研数十家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用工需求和规划,芯学院目前可为企业定制专题培训,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个人实操演练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最前沿职业技能和管理课程。 据悉,芯学院现已与兆易创新、兆芯、中庆现代、广利核等30余家芯片企业达成订单化人才培养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