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人才网 首页 人才培育 职业教育 查看内容

培养具有职业迁移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2020-10-9 22:20| 发布者: icinform| 查看: 407| 评论: 0|原作者: 刘育锋|来自: 《职业技术教育》

摘要: 技术快速发展,人们观念及生活方式快速变化,导致新职业快速出现,旧职业快速消亡,现有职业的内涵和外延持续发生变化。研究表明,约70%的青年获得的第一份工作将在未来10到15年内完全消失。如果采用现有技术,我国5 ...

技术快速发展,人们观念及生活方式快速变化,导致新职业快速出现,旧职业快速消亡,现有职业的内涵和外延持续发生变化。研究表明,约70%的青年获得的第一份工作将在未来10到15年内完全消失。如果采用现有技术,我国51%的职业活动可被自动化技术替代,其中可预测的身体活动、数据收集和处理等活动被替代的可能性最大。一些职业消亡的同时会出现大量新职业。此外,一些职业的功能及对求职者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职业教育亟需培养具有职业迁移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从国际视野来看,为适应快速变化的职业,包括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世界银行等在内的国际组织提出培养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倡议,包括德国、澳大利亚等在内的一些国家还将适应职业变化能力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并融入课程。这种能力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如欧盟2018年发布的“终身学习关键能力建议”规定了关键能力内涵,包括“基本技能(识字、计算和基本数字技能)”“个人、社会和学习能力”“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能力”“数字能力”“创业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等。《APEC教育战略》将“提高就业能力”作为三大目标之一,提出要“培育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的21世纪技能”。为应对职业变化,德国提出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方法、社会和个人能力”,即职业行动能力,而且将这一要求融入《职业培训条例》。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将可迁移技能作为以学习结果形式呈现的不同层级标准的具体内容。在AQF中,通用学习结果是学习结果的一种类型,是指“毕业生通过学习可获得的可迁移的非专业技能”。AQF提出了四类通用学习结果,分别为基本技能、人际交往技巧、思考技能和个人技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倡议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所有年轻人都要具备基本技能、可迁移技能以及技术和职业能力等三种技能。

培养具有适应职业快速变化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是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迫切要求和巨大挑战。培养职教学生适应职业快速变化的能力,关系到技能人才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是职业教育必须实现的目标,这为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如下要求:

第一,正视现实问题,将职教基础课程教学建立在学生实际水平基础之上。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中高职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效果不理想。因为现行中高职基础课教学是建立在中高职学生已达到初中或高中教学标准的假设之上,导致教师教学无基础,学生学习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此,需要客观认识学生实际水平,开发多起点课程,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真正实现基础课程的因材施教。

第二,将培养学生的职业可迁移能力真正落实于实践,全面提升职教学生综合素质。为此,需要将职业迁移能力作为职教教学的核心目标,改革职教教学方式方法,以系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沟通交流、创新思维、合作等能力,并开发职业迁移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第三,密切关注新出现的职业群,开发群集概念的职教课程。很多新出现的职业具有群集属性,需要深入分析职业群的共同要求,在此基础上形成职业群基础课程,以拓展学生的职业适应面,从根本上提升学生适应职业快速变化的能力。


路过
1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