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立即注册
首页
Portal
行业资讯
人才培育
求职招聘
智慧教育
人才之家
BBS
淘帖
Collection
分享
Share
搜索
搜索
行业资讯
集成电路
化合物IC
AI芯片
分立器件
新IC材料
行业政策
人才培育
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行业观察
行业指导
人才政策
热门领域
物联网IOT
人工智能
AI芯片
汽车电子
可穿戴电子
区块链
芯片制造
芯片杂谈
前端设计
MEMS
封装测试
版图设计
IC新材料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芯片人才网
»
人才之家
›
芯片设计与制造
›
芯片杂谈
›
中芯国际的困局如何突围?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芯国际的困局如何突围?
[复制链接]
675
|
0
|
2020-12-24 16: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继成立中芯京城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后,中芯国际又传来一件轰动业界的消息。
12月15日晚间,中芯国际对外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董事会宣布蒋尚义博士出任本公司第二类执行董事、董事会副董事长及战略委员会成员,自2020年12月15日起生效。蒋尚义曾于2016年12月20日至2019年6月21日担任中芯国际独立非执行董事。
就在同一天,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梁孟松在董事会上选择投弃权票,并提交辞职信。梁孟松在辞职信中对于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及取得成绩做了总结:其自2017年11月加入中芯国际后,三年有余的时间,并未有过任何休假,并且完成了从28nm到7nm五个世代的技术开发。他还同时表示:此次人事任命事前并不知情,表示并没有得到尊重与信任。
中芯国际人事变动引起其股价动荡,并引来证交所的因中芯国际人事调整的问询函。
梁孟松与蒋尚义之间的过往恩怨由来已久,但中芯国际还是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不免让人困惑,此举是中芯国际“老糊涂了”还是另有深意?
中芯国际困局
中芯国际是大陆芯片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工厂,市值超过4000亿元,是我国实现先进芯片自主化的代表,被寄予厚望。而联席首席执行官梁孟松是中芯国际先进制程工艺的舵手。
如梁孟松在辞职自信中所言,其三年时间完成了五个世代的技术研发工作,而这在一般公司需要十年时间才能完成。有分析认为,梁对于中芯国际的贡献令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的差距从五年缩短到两年。
然而就在今年芯片产业多事之秋,中芯国际在外界看来上演了一场相当“出人意料”的人事调整的年终大戏。
美国当地时间12月4日,美国国防部将中芯国际列入中国涉军企业名单,当时业界人士就有猜测,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中芯国际将面临经济制裁和列入实体清单。
12月18日,美国商务部以“违反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为由,宣布将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这意味着中心国际生产的10nm以下芯片所需要的原料和设备,美国原则上都不批准出口。
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熟支撑相关材料设备需求进一步提升,中芯国际邀请来蒋尚义,调整研发方向就显得势在必行。区别于梁孟松所擅长的芯片制程工艺的技术攻关,蒋尚义在封装及小芯片领域有着自己的优势所在,在他看来通过集成系统提升芯片之间的紧密型,令其性能优于单一芯片,降本增效。
梁孟松在辞职信中表示目前7nm技术开发已经完成,明年4月可实现风险量产,5nm和3nm最关键、艰巨的八大项技术也已经有序展开,只待EUV光刻机的到来,就可进入全面开发阶段。
然而,中芯国际欲实现N+2工艺制程,需要使用EUV光刻机,目前全球只有ASML有能力供货,中芯国际曾于2018年向ASML订购一台EUV光刻机,但受限于美国阻拦,该订单至今仍未交付。如此,中芯国际的先进制程或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止步于7nm。
而市场上,5G手机、智能汽车、通信基础设施、电脑/平板、电视/大尺寸面板、云计算与IDC、物联网等领域带动芯片需求大幅增长,芯片产能紧缺。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芯国际转向扩大成熟制程是大势所趋。
另外,在后摩尔时代,随着晶体管通道尺寸逼近物理极限,先进封装技术被视为新的突破口。蒋尚义的加盟,抑或是回归中芯国际自然就在情理之中。
在因EUV光刻机进口受阻,而市场供小于求的市场背景下,中芯国际走向模仿跟随之路,追求市场利润似乎更合理一些。
中芯国际从此前的技术进攻型转向防守型战略,而这对于梁孟松而言,无疑是一个坏消息,因为后者追求的是技术至上,独立创新的思路。
中芯国际14nm量产芯片此前只有一个华为海思客户,但迫于美国禁令限制,中芯国际无法再为华为生产。虽然中芯国际在全球市场范围内以8.4亿美元的收入位居全球第五,然而在14nm先进工艺在技术、良率和成本上,与台积电及三星相比都不占优势。华为订单的丢失,意味着梁孟松的推进先进制程工艺的“仰仗”就此消失。
恩怨由来已久
中芯国际的年终人事调整,引发了外界的一系列解读。有的人为中芯国际此举实属不明智,有的人为梁孟松感到不公,有的人则表示其实还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梁蒋两人因过往恩怨而对中芯国际自身业务造成的困扰,然而中芯国际却选择了最为直接粗暴的方式,让梁蒋之间的恩怨再次曝光在大众面前。
对于梁孟松在中芯国际的地位,从今年5月份的中芯国际授出购股权的公告中足可以窥见一斑。梁孟松作为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获得与董事长、执行董事周子学同样的65.91万份购股权,而同样为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的赵海军仅获授约21.97万份购股权。
不过,半年有余的时间这一地位发生了变化,蒋尚义“摇身一变”成为后者的顶头上司。
显然这样的人事调整决定,梁孟松并不接受,不然也不会在辞职信中表示:“你们应该不再需要我在此继续为公司的前景打拼奋斗了。”
梁蒋积怨始于上世纪90年代!
1987年,张忠谋建立台积电,1992年,张忠谋邀请技术天才梁孟松加盟,担任台积电研发资深处长。后者耗时五年时间,将台积电芯片制程技术从0.8 m提升至0.3 m,实现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而就是在这一年,1997年,张忠谋邀请蒋尚义出任台积电研发资深副总。
蒋梁上下级关系建立,但恩怨已然开始。
梁孟松作为技术狂人,一心一意搞研发和创新,而人情世故并不擅长。相反,蒋尚义为人温文尔雅,脸上面带笑容,给人以和善姿态,不过其在台湾半导体圈内私下有着“笑面虎”的称呼。
虽然自那时起蒋尚义负责带领整个台积电先进制程研发,但研发的最核心团队以及最核心技术领导者还是梁孟松。技术上出成果,蒋尚义作为领导,拿到张忠谋面前去“邀功”。这多少让梁孟松心里不平衡。
而后,出生于1931年的张忠谋面临选择接班人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张忠谋从“50后”中挑选了魏哲家作为接班人。
蒋尚义无缘台积电掌门人位置,于2006年去“精才科技”负责封装测试,但三年后又被张忠谋召回总部。原因在于蒋尚义去职研发副总一职后,台积电施行研发副总双人制,而即便这样,梁孟送因“人情世故”原因落选。
不满的梁孟松选择离开台积电进入三星。在梁孟松的技术主导下,三星抢在了台积电之前进入14nm制程,而此时台积电还在16nm制程时代,三星抢了苹果6S A9大半芯片订单,令台积电损失至少10亿美元。
感到威胁的张忠谋再次请蒋尚义出山担任副总经理兼运营长及董事长顾问。蒋尚义主导了阻击三星的计划,而这其中之一就是对梁孟松和三星提起侵权诉讼,控告梁孟松窃取公司机密。
后来,就是大家所知道的,梁孟松迫于竞业限制受邀来到中芯国际。
前途命悬一线
从辞职信中可以看到,梁孟松去职决心已定,而中芯国际对外发布的公告表示,“确认公司已知悉梁孟松博士有条件辞任的意愿。中芯国际方面表示,公司目前正在积极与梁博士核实其真实辞任之意愿。“而这样的解释又被坊间解读为挽留梁孟松没有诚意。
诚然,追随市场趋势来调整企业战略本身并没有错。但是错就错在中芯国际选择了与梁孟松有恩怨的蒋尚义,并且还是上下级的关系。梁孟松的“寒心“自然可想而知。
另外一方面,如前面所讲述到的,转战封装技术领域及小芯片领域本没有错,但问题是走追随模仿之路,这无疑是中芯国际自己给自己判了“死刑“。中国半导体产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虽与美国有差距,但还不是目前如此大的差距,但后来随着市场开放等多方面因素推动,很多原本搞技术创新的半导体公司停滞研发工作,沦为代工厂,最后销声匿迹。
科技战场亦是如此残酷,只有掌握了最顶尖技术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而这要看中芯国际具体如何抉择,是要有着“板凳甘做十年冷“的决心去搞研发,还是按照股东的意思走追随模仿之路挣快钱?而成败就在一招棋之间。
不管怎样,坊间似乎为梁孟松选择好了新东家,那就是华为。毕竟华为任正非是一位非常惜才的领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EDA设计
区块链
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
汽车电子
likaichuang1
371
主题
372
帖子
1355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13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4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3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45 积分
积分
1355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芯片杂谈
FPGA|ASIC|IC前端设计论坛
集成电路生产/封装/工艺
MEMS(微机电系统)
封装设计
半导体新材料
EDA设计
版图设计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