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立即注册
首页
Portal
行业资讯
人才培育
求职招聘
智慧教育
人才之家
BBS
淘帖
Collection
分享
Share
搜索
搜索
行业资讯
集成电路
化合物IC
AI芯片
分立器件
新IC材料
行业政策
人才培育
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行业观察
行业指导
人才政策
热门领域
物联网IOT
人工智能
AI芯片
汽车电子
可穿戴电子
区块链
芯片制造
芯片杂谈
前端设计
MEMS
封装测试
版图设计
IC新材料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芯片人才网
»
人才之家
›
热门领域
›
可穿戴电子
›
可穿戴式柔性电子应变传感器基底材料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可穿戴式柔性电子应变传感器基底材料
[复制链接]
929
|
0
|
2020-10-15 22: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aohanqing 于 2020-10-15 22:14 编辑
可穿戴式柔性电子应变传感器
传统的电子应变传感器大多基于金属和半导体材料,其便携性、柔韧性和穿戴特性差。目前许多性能优良的商业化聚合材料都可以用来作为柔性基底,构建柔性电子应变传感器,例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和聚氨酯(PU)等。柔性基底在应用时由许多形变类型并具有能量储存和收集的作用,其中常见的形变类型有弯曲、塑性、单轴拉伸、双轴拉伸以及射线妆拉伸。在制备过程中,为了使器件具有拉伸性能,通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有:(1)将柔性基地做成薄的薄膜;
(2)将弹性体或聚合物做成网状结构;
(3)将柔性电路与基底聚合物贴合拉伸。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柔性电子传感器常材料主要是因为其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杨氏模量低,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和拉伸性;第二,耐腐蚀性强,在广泛的使用温度范围内具有很好的透明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大面积透明柔性电子器件或者热稳定性器件的基底材料;第三容易与电子材料相结合,使电子材料同定于其表面,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将PDMS制备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结构来提高其延展性能,满足共平面结构要求;第四,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
聚酰亚胺同样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柔性电子器件基底材料。它不仅具有出色的稳定性、绝缘性和机械性质,且其耐温性能比较好,可以适应较大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此外,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超强的可弯曲能力,即使超薄的聚酰亚胺薄膜在较大的机械压力下也不会产生物理损坏,使其成为柔性电子传感器件的优选基底材料引.此外,还有更多的柔性基底材料被用于电子应变传感器的实际应用中.例如,聚乙烯(PE)和聚对笨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也是常用的柔性电子传感器件的基底材料,利用超薄(1μm)的PE基底制备的超轻塑料电子传感器件可以将弯曲半径减少5μm,并可以像纸张一样褶皱和重复弯曲。
介电材料,又称电介质,是电的绝缘材料。柔性电子场效应晶体管的介电材料一般为传统的弹性材料,例如PDMS等。为了满足现代晶体管和电容式触觉传感器的可拉伸需求,开发具有较高介电常数(k)、较低漏电流、更高偶极密度、更大电流密度、更大能量密度和快速放电以及较低损耗的介电材料,进而将这些材料通过旋、喷涂、或浸涂等方式制备成为柔性电子器件的介电层成为研究热点。目前,获得具有高介电常数的介电材料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一是化学结构的设计;二是添加无机纳米粒子;三是填充导电材料。最常见的几种柔性应变传感器的活性材料包括:碳纳米管基活性材料、石墨烯基活性材料、弹性复合结构活性材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Gaohanqing
356
主题
356
帖子
1318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318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智能家居及物联网
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
汽车电子
天线|RF射频|微波|雷达技术
可穿戴电子
区块链
图文推荐
IoT 时代智能门锁行业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2020-10-10
TDK宣布推出支持最大5米测距的超声波MEMS ToF传感器
2020-10-07
千年宋词,最美在秋天
2020-10-17
RFID技术将迈向万物互联时代
2020-12-03
“缺芯”影响下有车企开始缩减车辆功能 以减少芯片用量
2021-05-08
热门排行
1
站务投诉专帖
2
TDK宣布推出支持最大5米测距的超声波MEMS ToF传感器
3
郭明錤:为应对美国禁令,华为或出售荣耀手机
4
IoT 时代智能门锁行业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5
千年宋词,最美在秋天
6
RFID技术将迈向万物互联时代
7
深度学习-智能时代的核心驱动力量
8
堆叠芯片封装设计不成熟,集成电路行业又将如何发展?
9
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在2022年达到1220亿美元
10
区块链的应用层及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