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已先行!教育部首选苏锡常都市圈

[复制链接]
查看647 | 回复0 | 2020-11-10 08: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月27日,市政协组织市政协各部门和部分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围绕“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强市战略”召开专题协商会,为进一步强化我市创新发展的技能人才支撑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积极探索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创新之路,有力推动了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发展相融共生、同频共振,有效形成了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我市被省政府授予“2018年度江苏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的设区市”,2020年9月入选全国首个“部省共建整体推进苏锡常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和国家职业教育高地建设城市。(近期,教育部与江苏省在南京召开部省共建启动大会,发布《教育部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实施意见》。据悉,苏锡常都市圈是全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单元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教育部将全国第一个城市点选在江苏,希望江苏做推进东部地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改革目标的先行者、探路者。)
      无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五个高”
      高站位规划,科学定位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市委、市政府把职业教育列入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全市重点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职业教育中心”确立为无锡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之一,同年被确定为全国“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2011年入选首批“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2013年,国务院《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明确在无锡建设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2020年成为首批国家职业教育高地建设城市之一。
      高标准建设,有序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2006年起,启动全市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工作,整合原有37所中职学校为16所,做大做强一批骨干示范学校。建设无锡(藕塘)职教园区,入驻中高职院校9所、师生8万余人,建成启用功能水平先进的无锡市公共实训基地。高职教育办学资源日趋多元,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超100项,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红豆集团合作举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是我国首个校企合作股份制海外大学。全市现有高职院校10所、中职学校16所、技工院校15所,在校学生约18万人。
      
      高精准对接,契合产业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积极构建应用型人才成长“立交桥”,开展中高职“3+2”、中职与本科“3+4”、高职与本科“3+2”、高职与本科“4+0”等试点项目,形成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积极落实“高职扩招计划”,2020年,全市10所高职院校41个专业面向社会人员计划招生1520人。聚焦我市重点发展的16个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4个未来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全市高职院校开设157个专业,中职学校开设69个专业,年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约5万人,毕业生在锡就业率超60%,全市每万名从业人员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031人。
     高品质发展,持续提升职业教育内涵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建无锡市职业院校思政教育联盟,推动形成“三全育人”良好工作格局。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定点企业制度和“无锡市职业院校产业发展贡献奖”评选制度,评选校企合作示范组合100个,职业院校牵头组建17个市级和10个全国性、省级职教集团(产教联盟)。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优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组建无锡市“1+X”证书制度试点联盟,全市24所大中专院校参与59类证书233个项目认证;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2018年12月高水平通过考核验收。
      坚持以赛促学提升技能水平,近四年参加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金牌总数均位居全省第二。
      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建成省级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23个,市级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60个,2020年遴选产生20个“无锡市职业院校优秀名师工作室”,组织教师参加全省、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大赛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均位居全省前列。
      落实《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年)》,做好与云南大理、陕西延安、青海海东和新疆克州职业教育结对帮扶工作,共建合作学校15所,2017—2020年累计招收1631名大理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和28名延安交流学生,“大理班”毕业生在无锡及周边城市就业率达86.5%,实现了精准脱贫,形成了职业教育脱贫攻坚的“无锡方案”。
      
      高水平保障,大力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2018年12月在全省率先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助力产业强市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成立由市长担任组长的“无锡市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市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十一五”以来,全市职业教育财政投入超140亿元,先后组织实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三项建设工程、四项提升工程和“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不低于2000万元,全面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质量。
      
      职业教育新要求
      一是树立“一盘棋”理念。把做强职业教育作为“致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名城”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支撑,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精心编制“一市一策”工作方案,大力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攀登计划,加快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推进职业教育集聚发展、创新发展、优质发展,努力打造产教融合度高、区域贡献度高、社会认可度高的国家职业教育高地城市。
      二是紧扣“高质量”导向。推动学业、就业、职业、产业、行业、企业“六业联动”, 推动在锡职业院校与园区共建、与行业联盟、与企业结对,构建学生成长、职业院校发展与行业企业发展命运共同体。
      积极开展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推动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与职业教育同步规划、优先发展。聚焦我市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建设,打造50个紧密契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专业(群)和20个高水平共享型产教融合集成平台。
      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支持建设10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产教联盟)。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遴选支持20个1+X证书制度试点示范项目。加快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三是坚持“强保障”推动。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完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落实各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定期开展督导考核。
      加大政策支持,清理妨碍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推行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等方面与普通院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待遇。
      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实施全市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攀登计划。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在二级学院、专业(群)、众创空间等方面试点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政协委员、专家建言
      
      市政协委员、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梁国忠建言:
      一、职业教育资源布局需进一步优化。建议从全局出发,统计分析需求侧与供给侧之间的平衡情况,据此对职业教育资源进行优化布局;建议进行管理体制的调整,实现专门化办学、高质量发展,满足多元化个性化人生发展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建议顺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选择1-2所办学条件好,办学质量高,在省市有一定声誉的职业学校,创建成为独立设置的五年制高职,整体提升无锡职业教育的层次,使无锡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始终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
      二、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退出机制,真正打破“只进不出”的不良局面;建议在评优评先奖励中,要充分考虑职业学校的性质,专业教师的特殊要求,单独设立针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奖项,或在某些奖励中为专业教师进行单列考核奖励,从而发挥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议加大从行业、企业引进专业教师的力度,吸引、鼓励行业、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技能大师、高级技工、能工巧匠等进入职业学校,从事职业教育。
      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健全。进一步深化对校企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完善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双主体导向”为主要特征的校企合作;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深化细化校企合作的有关政策,让参与校企合作的行业企业从中受益,唤起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要在巩固职教集团等已有的校企合作形式基础上,推动产教联盟、专业职教联盟等新的合作形式的发展,更要在资源统筹与共享、技术创新与服务、人才交流与培养、学生就业与创业、文化传承与发展等内涵上开展校企深入合作;要根据无锡产业发展的重点,建立无锡地方性的产业职教集团。
       四、服务旅游产业发展,建立无锡徐霞客旅游职业学院。建议进一步高度重视新时代旅游人才的培养,制订专门的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产教融合,出台相关支持政策,鼓励职业院校和旅游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创新培养模式;整合我市旅游教育资源,组建“无锡徐霞客旅游职业学院”,以利于培养高层次、专门化的新时代旅游人才。
      
      市政协委员、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主任许雪芬建言:
      一、职业教育必须策应产业强市战略形成鲜明办学特色。坚持产教融合,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建立技术追踪机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建立资源转换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强技改示范中心,服务中小企业发展。致力校企合作,提升技术人才培养水平。围绕智能制造,提升专业品质。加强双创教育,提升人才质量。推进集团化办学,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二、关于人才培养层次不适应无锡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对策建议。可以依据《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文件精神,将中职“领航计划”部分学校培养升格为高职院校,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落实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推进无锡地区五年制高职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积极支持无锡地区符合条件的国家“双高计划”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培养更多服务无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关于进一步做实做细职业教育保障政策和措施的建议。进一步细化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高层次人才、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鼓励企业接收更多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到企业跟岗实习,从而培养更多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无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扶优扶强在无锡职业教育高原的基础上打造高峰,支持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办学用地等方面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
      
      市政协委员、感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市工商联副主席刘海涛建言:
      无锡物联网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产业传承和人才培育,物联网职业教育有利于为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物联网职业教育要面向现在和未来,注重发挥架构和体系的实用性。物联网职业教育要与多样化行业融合,培育复合型及行业性人才。物联网职业教育要注重标准化战略视野,培育前瞻性人才。物联网职业教育要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打好人才服务牌。
      
      市政协委员、无锡航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市工商联副主席严奇建言:
      一、立足职业教育本质,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遵循个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性原则,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发展,也可根据无锡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设置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二、进一步创新专业设置与行业需要动态匹配的机制。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管理,应遵循市场导向的原则.人才培养的数量及规格由市场需求决定 职业学校应主动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制订本校的专业建设规划。政府通过宏观产业结构导向,推动校企合作、建立人才供求信息平台等实现对职业教育专业的管理.形成一种多极“市场受益者推动式”机制,呈现多元结构的态势。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微电子产教联盟理事长席海涛建言:
      无锡初步构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我市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仍未全面展开,产业链和人才链的匹配度尚有不足,部分校企合作项目仍未落到实处,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待提升,无锡职业教育的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十四五”期间,为密切配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更好地促进无锡产业强市战略的实施,实现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无缝对接,无锡应以“职教20条”和教育部及江苏省政府联合发布的《关于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实施意见》为指引,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不断向高处攀,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要提升城市的职教站位,要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强化高层次职教人才的引进和理论研究;向实处行,更扎实地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努力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和教育链的无缝对接和深度藕合,应明确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在布局上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应努力促进产教双方深度融合,强化职业人才的终身学习;向深处走,深化职业教育的体制和机制改革。
      建议打造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新平台。迫切期望“十四五”期间能承担起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重任,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政行企校多方合作,把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建设成为应用型本科级别的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借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学院这个平台,更好地引全球之智、造中国之芯,立足无锡,服务江苏和长三角。
      
      无锡市旅游业协会会长、无锡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市政协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王洁平建言:
      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面向十四五,根据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新趋势新需求,制定政校企合作、产教社融合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把“稳岗就业”和“就业、创业”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实现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成长通道和成功通道的合一;把优化结构、精准施教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职业教育布局,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创新教育和培养模式;深化产教紧密融合和校企紧密合作。学校要树立主角意识,发挥资源优势,主动融入融合,建设“人才培养基地,产业发展智库”。创新合作方式和职业教育模式,培养新型旅游人才,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共建教育新格局、产业新业态、服务新平台、发展新空间。
      从形成共识到创新机制,创建职业教育新格局:政府主导,产业主体;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市场导向,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提高质量。刚性目标,政策激励;监管跟进,绩效评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